35#钢板是一种中碳优质碳素结构钢钢板,其牌号和性能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711-2017《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该标准规定了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钢板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尺寸公差、试验方法等技术要求,是当前国内生产、检验和贸易该类钢材的核心技术规范。作为中碳钢的典型代表之一,35#钢的碳含量为0.35%左右,相较于20#、25#和30#钢,其强度和硬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仍保持一定的塑性和韧性,适用于制造对综合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机械零件和工程结构件。
牌号“35#”的命名含义如下:
    “35” 表示该钢种的平均碳含量为0.35%(即万分之三十五)。在优质碳素结构钢体系中,数字代表碳含量的万分数,因此35#钢属于中碳钢范畴。
    “#” 符号是中文语境下对“号”字的简写,用于区分不同碳含量的钢号,如15#、20#、25#、30#、35#、45#等。因此,“35#”即指平均碳含量为0.3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35#钢板的主要用途在于制造承受中等至较高载荷的机械零件和结构部件。由于其良好的强度与韧性匹配,35#钢广泛应用于:
    机械制造:用于制造受力较大的轴类(如光轴、传动轴)、连杆、齿轮、凸轮、螺栓、螺母、销轴、套筒等关键机械零件,尤其适用于需要较高强度和一定耐磨性的工况。
    汽车与工程机械:用于制造汽车转向节、悬挂系统部件、工程机械的传动轴、连接件和支撑架等。
    建筑与钢结构:用于制作承重支架、连接节点、预埋件等需要较高强度的结构部件。
    通用设备:用于制造泵体、阀体、机架、压力容器等对强度要求较高的部件。
    其他领域:还可用于制造工业设备的平台、耐磨衬板等。
其主要特点包括:
    较高的强度与硬度:抗拉强度约为570–720 MPa,屈服强度约为335 MPa,布氏硬度约为190–230 HBW,显著高于30#钢,能够承受更大的静载荷和动载荷。
    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强度、塑性和韧性方面取得良好平衡,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适用于动态载荷环境。
    可热处理强化:35#钢可通过调质处理(淬火+回火)显著提高其综合力学性能,获得更高的强度和适当的韧性,满足更苛刻的使用要求。
    焊接性能中等:碳含量较高,焊接时淬硬倾向明显,存在冷裂纹风险。焊接前必须进行预热(150–250°C),并采用低氢型焊材和严格的焊接工艺,以防止裂纹产生。
    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在退火或正火状态下,具有较好的切削加工性,易于进行车、铣、钻等机械加工。
需要注意的是,35#钢的冷成型性能较差,冷弯时需采用较大的弯曲半径。此外,其表面硬度较低,如需高耐磨性,可进行表面渗碳、碳氮共渗或高频淬火等表面强化处理。
综上所述,35#钢板是一种强度高、综合性能优良的结构材料,在机械制造和工程结构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