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钢板是符合GB/T 711-2017标准的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板或钢带,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冷冲压性能,碳含量约为0.10%,广泛应用于制造对强度要求不高的冲压件、焊接件和通用机械零件。
牌号“10”中的数字“10”代表该钢种的平均碳(C)含量为万分之十,即0.10%。这是一种通用的优质碳素结构钢牌号表示方法。
抗拉强度 (Rm): ≥335 MPa
断后伸长率 (A): ≥32% (对于厚度≤3mm的产品,标准中未规定具体值,通常保证工艺性能)
冷弯性能: 在钢板厚度≤20mm时,可进行180°冷弯试验,弯心直径D=0.5a (a为钢板厚度),弯曲后试样外表面无裂纹。
厚度范围: 标准适用于厚度为1.0mm至12.0mm的热轧薄板和钢带。
根据标准表1,10钢的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如下:
碳 (C): 0.07% ~ 0.13%
硅 (Si): 0.17% ~ 0.37%
锰 (Mn): 0.35% ~ 0.65%
磷 (P): ≤ 0.035%
硫 (S): ≤ 0.030%
铬 (Cr): ≤ 0.15%
镍 (Ni): ≤ 0.30%
铜 (Cu): ≤ 0.25%
10钢板因其良好的成形性和焊接性,主要用于制造对强度要求不高但需要良好塑性和韧性的产品,典型应用包括:
汽车、拖拉机上的非关键结构件和覆盖件。
各类容器、管道、支架等焊接结构件。
仪表外壳、垫圈、垫片等通用机械零件。
建筑、轻工、家电等行业的冲压成型件。
生产方法: 采用氧气转炉或电炉冶炼,经连续热轧工艺生产成薄板或钢带。
测试方法:
化学成分分析: 按照GB/T 223系列标准或GB/T 4336等标准进行。
拉伸试验: 按GB/T 228.1进行,试样按GB/T 2975取样。
弯曲试验: 按GB/T 232进行,试样按GB/T 2975取样。
尺寸、外形、表面质量: 按GB/T 709和GB/T 247进行检验。
超声波探伤: 如有要求,按GB/T 2970进行。
检验规则: 按批进行检验,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轧制制度和同一热处理制度的钢板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吨。
美标 (ASTM/AISI): AISI 1010, ASTM A568 Gr.1010
日本标准 (JIS): S10C
欧洲标准 (EN): C10E (EN 10083-2), 1.0301 (EN 10025-2)
#10最早在 GB/T 711—1985 标准版本中就已经被提出和使用。该标准(GB/T 711-2017)是对GB/T 711—1985、GB/T 711—1988、GB/T 711—2008等早期版本的修订和替代。